歐陽覺文作品選集/序
文/肖雅瑜
我小時候在長沙桐蔭里長大,那時的湖南省花鼓戲劇團的排練場、宿舍也在桐蔭里。有時候他們排練,我就騎在圍墻上看不收票的戲,當(dāng)然在那個小巷子還有湖南省話劇團,我與文藝有著解不開的情緣,可能就是從那時開始。
歐陽覺文同志他比我年長,大家愛稱他“覺嗲”。但讀及他的花鼓戲作品,是幾十年前的事了。那時候,毛主席看了花鼓戲《沙家浜》,大加贊賞,加之好久沒有花鼓戲看了,所以對他作的花鼓戲曲《朝霞映在陽澄湖上》及《你待同志親如一家》就感到特別新鮮。大街小巷、茶余飯后,平民百姓交口哼唱。那時候他還年輕,很早就加入到花鼓戲作曲之中,當(dāng)然他司鼓的老本行沒有丟。作曲加“打鼓佬”,到美國演出《劉海戲金蟾》,在中南海演出的《補鍋》、《打銅鑼》就是他的司鼓。
我對湖南花鼓戲、民歌非常感興趣,也非常關(guān)注覺嗲在花鼓戲作曲中所取得的成績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《沙家浜》、《牛多喜坐轎》、《野鴨洲》,八十年代的《喜脈案》,九十年代的《桃花汛》、《鄉(xiāng)里警察》,這個世紀的《老表軼事》、《走近陽光》,這些劇目中兩次得到了文化部的“文華音樂獎”。他作的曲,不失花鼓戲味,且旋律優(yōu)美,朗朗上口,對劇情渲染和人物環(huán)境的描寫都有獨到之處,每一部戲都有新意。他提出的全劇主題音樂的貫穿,每個人物基調(diào)的貫穿,在他作的花鼓戲音樂里都能得到充分的體現(xiàn)。
覺嗲雖然不太愛講話,但心里很有想法。他人到中年居然還去了上海音樂學(xué)院進修,拜了一個特別好的教授、音樂家做師父,他就是鼎鼎有名的音樂大師劉如曾。如曾老師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,從事戲曲音樂的創(chuàng)作和改革,越劇的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、《西廂記》、《祥林嫂》等就是他寫的,滬劇《羅漢錢》也是他寫的,他還參加了《智取威虎山》的音樂創(chuàng)作……他給覺嗲上課,講作曲的四大件,講交響樂的寫法,講旋律的銜接,還為他修改花鼓戲旋律等等,得到了真正的幫助。覺嗲第一次寫了一個電視劇,民樂總譜拿給教授看,就得到了指點,受益匪淺。后來連續(xù)為湖南的電視劇寫音樂,用王永吉指揮的交響樂團,總譜都交師父過目,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幫助。所以他的音樂水平才有了如此深厚的功底。
好多有名歌唱家唱過覺嗲寫的作品,如李谷一、張也、甘平、雷佳……這本書就有四十首歌曲的精選,當(dāng)然也有他的得獎作品。覺嗲說,一首歌要唱紅,也有“有心栽花花不發(fā),無心插柳柳成蔭”的境況,也有平臺、時間、地點、運氣等等的問題。噫!這話多有哲理和情懷。
他也寫過60部電影、電視劇,還有廣播劇,還有欄目劇,原來寫過一段時期《聚藝堂》的音樂等。
他還寫過花鼓戲以外的常德絲弦、平江花燈、臨湘甕琴戲等的戲曲音樂,可以說涉獵廣泛。
他與夫人劉趙黔一起出過好幾本書,特別是花鼓戲音樂資料、花鼓戲的唱法,受到廣大花鼓戲愛好者的歡迎。
他是國家級長沙花鼓戲傳承人,不僅自己去講解、分析花鼓戲,還帶了好多花鼓戲作曲的徒弟,覺嗲為人很低調(diào),處事很平和,寫的戲在作曲一欄沒有名字,僅僅只有指導(dǎo)的字樣。
省會搞音樂的同行們,都樂意多走走,常聚聚,戲稱是一個《好吃團》,我也進入其中,吃的是百家飯,談的是哆來咪,沒有壓力,只有追求,使人快樂無比。享受著這份愉悅,為覺嗲大作寫一個序,雖不一定很合適,但是我愿意。

地址: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 電話:0731-87654321 E-mail:hnshgx@163.com
版權(quán)所有: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 湘ICP備2023015723號